close

IMG_3233  

一如往常的,清晨六點半,Vin 咿咿呀呀的從自己房間喚醒睡夢中的爸媽,媽媽直覺起床,把他抱起,往爸媽的大床丟,貪望著他可以多睡一下,卻發現小身子在發熱,即使他看去沒什麼不適,難道穿太多衣服了?

吃早餐時,體溫38.7度,吃完早餐,溫度來到39.4度,沒遇過發燒狀況的爸媽,摸不著頭緒,沒哭鬧,沒鼻水,沒咳嗽,翻了家裡僅有的普拿疼小手冊,順便Google了一下。ok,發燒是身體對感染所產生的抵抗反映,不用太著急,卻要注意一些因發燒可能引起的併發症,比如有沒有起疹子,嘔吐,熱筋攣‧‧等等,若有要馬上就醫,Vin的狀況,似乎還不用看醫生。但是燒成這樣,沒經驗的我們,總是坐立難安。再量一次體溫,已經破40,打了電話給Vin平常去的私人診所,護士建議先讓他服用幼兒普拿疼退燒,然後預約看診。我們去的私人診所,沒有預約是無法看診的,這家診所非常忙碌,常常預約不到當天的診,櫃台會針對病人的狀況,試圖調度,我們很幸運,即使約到一位沒看過的醫生,我也只能接受。

這醫生,人不錯,看似年輕,一派輕鬆的檢查了Vin的眼睛,耳朵,喉嚨,小手,然後告訴我,喉嚨很紅,發炎了,是細菌感染(Bacterial Infection),必須服用抗生素(Antibiotics),然後提醒我普拿疼還是要吃,直到燒退為止,要多喝開水,甚至可以給他冰淇淋,因含水分又有牛奶成分有營養。在澳洲,有很多情況醫生是不會開藥的,最常見的如一般感冒,之前Vin感冒喉嚨痛,醫生也不開藥,頂多叫我們去藥房買普拿疼治喉嚨痛,普拿疼的功效真多。我納悶的是,為什麼一樣是喉嚨痛,這次這個醫生要開抗生素,而且認定是細菌感染,是因有發燒的關係嗎?沒問那麼多,反正醫生不覺得Vin很嚴重,相信專業就是了。回家後,上診所的網站看了一下這醫生的資料,其實還蠻有來頭的,只是她之前待醫院,做研究,最近才轉一般門診,稍稍可以放心。

發病這天星期四,Vin吃了普拿能後,燒就退,四五個小時後,又燒起來,每次燒起來,就軟趴趴,且溫度上升之快,很快就來到40度以上,除了發燒,他也不想吃東西,勉強會喝母乳喝些水。就這樣到了星期五傍晚,Vin還是反覆發燒,眼見診所就要關門了,隔天就是週末了,一般診所只開星期六上午,Glenn又要外出,我擔心,又一個無眠夜,燒一直沒退,是不是該趁早去醫院掛急診,以妨夜半三更掛診,但急診其實很麻煩,我們去的醫院RPAH是雪梨最大最忙的醫院之一,一去就要好幾個小時,我不確定Vin是否有必要去掛急診,他除了高燒,其實沒其他緊急症狀,我只是個媽媽有個著急的心,另外我也不想造成資源浪費。想了又想,我們決定使用我們私人診所提供的一項特殊服務,診所有一個非營業時間的緊急電話,通常會由診所的資深醫生接聽,醫生會依病人的狀況給予意見。我的英文要和醫生溝通是沒問題,但我嚷著要Glenn打,其實打心底我還有不好意思在人家下班後打擾醫生的矛盾,其實想當然爾這專線就是私人診所收費高而外加的服務。

AnywayGlenn打了電話,只見Glenn描述了一下Vin的狀況,接著就是亨啊嘿啊的回應醫生。醫生建議我們不用掛急診,她給我們的意見,醫院也會要我們照著做的。她要我們多給寶寶喝水,就算要用注射筒灌水給他喝都無妨,就是要喝。再來就是讓他洗溫水澡,泡個半個小時以上,幫助他降溫。這幾天雪梨的天氣酷熱,醫生說有必要的話,讓他光著身子也無妨,晚上睡覺,穿件薄衫,蓋個薄毯子就好,若隔天他還是燒,我們再去看診。我們依著做,洗完澡,Vin的溫度果真降到36度,他很放鬆的入睡,我也就沒再給他吃普拿疼了。

隔天起床,星期六,Vin的體溫37度左右,媽媽鬆了口氣,以為要雨過天晴了,怎知用完早餐,體溫又上升到38.3左右。為求個心安的週末,我還是幫Vin掛了診。又是一個沒看過的醫生,但今天這位醫生,看起來比較資深,原來她是昨晚回我們電話的那位。檢查過後,她說其實Vin是病毒感染 (Viral Infection) ,抗生素是沒有用也沒必要的,但既然Vin已經開始服用,就要繼續服用至少七天一個療程,不然會產生抗藥性,怕我質疑,她又馬上幫之前那醫生說話,會認為是細菌感染,是因為當時Vin喉嚨很紅很嚴重。她很有自信的說Vin的發燒程度應該已經來到末段,要我放心,但因為燒了三天,她又謹慎懷疑,若會繼續燒上四十度,就要注意是不是尿液感染,要我回家接尿送驗,這醫生沒開任何藥。這是和台灣不同處,在台灣,幾乎每看醫生,不管大病小病,一定會有藥包有所收穫吧。回家後,雖鬆了口氣,但想想Vin是被誤診了,有點兒不舒服。這一整天,Vin的精神好些了,雖然體溫一直維持在38度左右,但開始會想吃些東西了。

星期天,燒總算是退了,午覺過後,Vin的身上冒出紅紅的疹子,我這才恍然大悟,難道這就是所謂的玫瑰疹Roseola Infantum。上網爬文,英文中文都查了,我更加確信是玫瑰疹沒錯,問了有經驗的朋友,也問了大嫂,Vin 燒退了,疹子發出來後,應該就沒事了。看Vin開始玩耍,雖然身上長著疹子,我也不想再跑一次診所向醫生確定了,我知道醫生也不會開什麼藥做什麼事的,我還要花錢。網上所有的資料大同小異,但就是沒有資訊提醒,孩子起疹子期間其實不好受,會脾氣暴躁,十分黏人,Vin就哭鬧得很兇,根本離不開媽咪,睡覺要媽咪哄著睡,要餵ㄋㄟㄋㄟ,不願意到小床睡,媽咪以為發燒期間累,原來起疹子這段期間,寶寶照顧起來也很累人。

事後回想,看了兩個醫生,兩個都沒有告訴我可能是玫瑰疹,可以了解疹子還沒發出來之前,光以發燒三天來看,醫生很難判斷真正的病因,有很多病如川崎,麻疹,都會先發燒幾天,但我納悶,難道醫生不能大概警告我接下來可能會發生的狀況嗎?第二個醫生卻實是對了,這是Viral Infection,但她沒告訴我,也許會有出疹子的情況。我的一個中國朋友,她的孩子九個月大時也有過玫瑰疹,完全沒去看醫生,因為當時她媽媽在,很有自信的認為就是這玩意兒沒錯。沒經驗如我,心臟沒那麼強,看個醫生,好歹心裡有個底,不會用Google來猜測小孩的病情。更何況,在澳洲,小孩要到十二個月大時,才會打麻疹的疫苗。玫瑰疹很容易與麻疹搞混,若孩子再一歲以前得病,就得非常注意才好。

每每小孩生病,我會想到台灣的好,晚上還可以隨時找醫生看病,在澳洲,一般診所營業到五點半,有些會到七點,更晚一點出狀況,就得到醫院掛急診了。想念台灣的健保,其實用性,要看什麼醫生都沒問題。在澳洲,為了要有更好的服務,看更優質的醫生,有時得自掏腰包,看私人醫生,因為很多好的醫生認為澳洲政府所提供的健保費用,無法負擔他們的優質服務,因此成立私人診所,收費高,但服務品質確實比較好,不過這倒無法保證醫生的診斷一次到位,Vin這次發病就是個例子。當然,一般看健保的澳洲診所也有好醫生,只是要找,我住的Summer Hill這區,沒有看健保的醫生,要到隔壁區Ashfield才有,但每次去好多人,要排好久,帶著生病的小寶寶看病,置身於病毒滿滿的待診區,我覺得不太妥,寧可多花這點錢,只為寶寶好。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海外就醫 玫瑰疹 發燒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遊走南半球 的頭像
    遊走南半球

    雪梨三分天下生活記

    遊走南半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